氨制冷設備中制冷劑的處理方法
制冷系統檢修前對制冷劑的處理,制冷系統的設備和管道中充滿著制冷劑液體或氣體。制冷設備維修之前必須對制冷劑作妥善處理,以免造成浪費和污染。對制冷劑進行處理時,分為低壓設備維修、高壓設各維修和制冷系統大修三種情況下對制冷劑的處理。檢修的內容不同,處理制冷劑的方法也不同。

低壓設備的處理方法,低壓設備需要進行檢修時,必須先切斷設備與制冷系統的聯系,選擇一條通道,用制冷壓縮機把設備中的氨抽吸干凈,然后接通大氣,才能進行設備的修理。在處理氨的過程中要認真細致,反復檢查,確保安全以防事故的發生。①準備好維修所需的各種工具,準備好安全防護設施,如防毒面具、通風機、橡皮手套、橡皮水管和急救物品等。②切斷事故設備與制冷系統的聯系,并在關閉的閥門上掛上“禁開”牌。③選擇一條抽氨線路,把需維修設備中的氨抽凈。比如對于蒸發器,應選熱氨融霜的排液管路把氨液抽到排液桶或循環桶。④系統管道的閥門調整無誤后,可利用選擇的抽氨管路開啟壓縮機進行抽空,低壓壓力下降至0MPa以下時停機,待壓力回升后再開機抽空。如此反復2~3次,壓力有微小回升且在0MPa以下時說明設備已抽空。⑤若有些設備中的氨不易抽凈,可通過放空閥放空或用橡皮管將氨放到冷凝器水池或室外的水桶內。⑥被檢修設備抽空后應接通大氣,讓氨氣散發,濃度降低。一切無誤后方可對該設備進行修理工作。
高壓設備的處理方法,高壓冷凍設備檢修時對氨的處理要從安全方面考慮,可通過連通管路將氨送入低壓設備,例如通過放油管經集油器,再通過減壓管將氨送到排液桶或低壓循環儲液器儲存。高壓設備中的氨液排到低壓設備中后,剩下的氨氣可通過放油管路和集油器的放油閥,再通過橡皮管,放到冷凝器水池或下水道內。
制冷系統大修,制冷設備大修時制冷系統停止運轉,需在制冷系統的多處進行檢查維修。為加快大修速度,確保安全生產,應將制冷系統中的氨液取出并保存。把系統中的氨制冷劑用壓縮機抽至高壓系統,經冷凝器冷凝成液體,然后將氨液灌入氨罐或氨瓶中。取氨工作的危險性很大,操作人員應格外小心,注意安全,操作步驟應符合操作規程。①所準備氨罐或一定數量氨瓶、磅秤、連接管、鉗工工具、防毒面具、橡皮手套和急救藥品等。②調整系統的有關閥門,關閉向低壓設備和蒸發器的供液閥,啟動壓縮機把低壓系統的氨液抽至冷凝器和高壓儲液器。③將氨瓶立放在磅秤上,用高壓橡皮管(耐壓在3MPa以上)配合管接頭將空氨瓶接到加氨站的放氨管上,如圖7 5所示,連接應牢固。微開加氨站上的放氨閥,檢查放氨管及接頭處的嚴密性。④打開加氨站上的減壓閥,把氨罐或氨瓶減壓,然后關閉減壓閥,開啟放氨閥向氨瓶或氨罐放氨。氨瓶應過秤,一般不應超過其容量的60%。⑤氨瓶加到規定數量后,及時關閉氨瓶閥和加氨站上的液體閥,開啟加氨站上的減壓閥,把放氨管中的液體抽空,關閉減壓閥,慢慢拆下鋼瓶連接管,換上新瓶。氨罐達到數量時,首先關閉氨罐閥,開啟加氨站上的減壓閥,把管內氨液抽凈后,關閉減壓閥,拆下連接管。⑥若制冷壓縮機的吸氣壓力過低時,可打開冷庫門,使庫溫升高,氨的蒸發量增加,機器的吸氣壓力可升高,低壓系統可抽到0.05MPa(表壓)。停機后,若壓力升高,可再開機抽空。為了便于氨的冷凝,可使冷凝壓力高一些,例如可控制在1.3~1.4MPa(表壓)之間。⑦當高壓儲液器的液面降到5%以下,氨液不能進入氨瓶或氨罐,低壓系統的壓力又升不到0MPa(表壓)以上時,可視為取氨結束。剩余的少量氨可放到準備好水的桶內或冷凝器水池中。
- 相關文章:
在氨制冷系統中冷庫設備集油器發揮了什么作用 (2015-7-15 23:38:1)
空氣對氨冷庫制冷系統的危害 (2015-7-15 23:8:37)
氨制冷系統氨泵不上液怎樣檢修? (2015-3-29 13:56:43)
氨系統管道焊接工藝與操作方法有哪些? (2015-3-25 21:17:38)
氨制冷和氟制冷有什么區別呢 (2015-3-23 19:59:49)
氨制冷系統蒸發壓力過高怎樣檢修? (2015-3-23 19:32:5)
氨制冷系統低溫熱泵技術 (2015-3-18 23:46:12)
氨制冷系統制冷效果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(2015-3-11 13:8:3)
氨制冷系統集油器放油操作 (2015-3-11 12:47:1)
冷卻塔的維護保養 (2014-3-3 18:13:25)
- 留言列表:
